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早期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内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变化.方法:实验于2005-03/10在锦州医学院科学实验中心与组织胚胎学实验室完成.60只两三月龄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糖尿病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30只.禁食12 h后糖尿病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50 mg/kg,建立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的柠檬酸缓冲液.分别在第1,2,4周3个时间点处死动物,取肾组织,采用亚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的含量;采用免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查致密斑处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采用Mivnt细胞图像分析系统测定一氧化氮合成酶在致密斑处阳性细胞的灰度值.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无动物死亡,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1周时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肾组织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1068.01±61.61),(2 329.99±200.62)rnmol/L,P<0.05];2,4周时糖尿模型病组大鼠肾组织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含量逐渐升高,2周时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 334.59±192.40),(2 372.11±193.34)mmol/L,P>0.05];4周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4 939.51±133.44),(2 407.30±174.94)mmol/L,P<0.05].②1周病程时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肾皮质一氧化氮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8.56±1.25),(11.23±2.08)μmol/L,P<0.05],2周病程时高于同期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13.71±1.86),(9.93±2.01)μmol/L,P<0.05],4周病程时显著高于同期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16.29±2.46),(10.99±1.64)μmol/L,P<0.01].③各病程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血糖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早期,肾组织内一氧化氮合成减少,可能主要是由于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合成减少造成的.
推荐文章
一氧化氮合酶在小鼠脑内的表达
一氧化氮合酶
免疫组织化学
小鼠
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与月经周期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子宫内膜
月经
低频噪音对大鼠胃组织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次声
大鼠
胃组织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糖尿病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大鼠
年,卷(期) 2006,(28)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75,插图28-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
字数 48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6.28.03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穆长征 锦州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28 90 6.0 8.0
2 王欣欣 锦州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糖尿病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大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