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系统性硬化病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临床发现该病发病前往往有形式不同的心理应激因素存在.目的:对系统性硬化病患者进行深入的心理社会因素调查,对比中国常.模和对照组,结合临床免疫学检测,初步分析心理应激因素所起的作用.设计:对照观察.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医院城站院区老年病科和杭州同济医院外科对象:选择2002-12/2005-09在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医院城站院区内科病区接受胸导管淋巴液引流疗法治疗的系统性硬化病住院患者26例为观察对象(系统性硬化病组).对照组来自同病区同时期的慢性胃炎住院患者30例.方法:所有参加者均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年龄、性别、主要症状、病程、特殊检查、诊断和药物治疗.采用心理社会量表评定心理社会因素.采用生活事件量表测评生活事件应激,包括职业、学习、婚姻和恋爱、家庭和子女、经济、司法、人际关系等方面常见的生活事件;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评定应对方式,分为8个主成分:对抗、淡化、自控、求助、自责、逃避、计划和再评,将习惯性应对方式分为消极和积极两类.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评定人格特征,4个分量表组成,为外向-内向量表、神经质量表、精神质量表和掩饰、假托量表.同时取患者空腹血3 mL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lgG、lgA、lgM和补体C3.并对lgG与其他因素进行相关分析.主要观察指标:心理社会量表评定结果及临床免疫学检测结果.结果:56例患者均完成量表测评和免疫学检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系统性硬化病组患者生活事件量表评定中,生活事件发生的总件数、负性事件数和负性事件LEU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维度少于对照组,消极应对维度多于对照组.艾森克个性问卷评定中,无论男女外向-内向因子分均小于对照组及常模组,神经质分均大于对照组及常模组.体液免疫测定,lgG、lgA和lgM均大于对照组,两组C3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IgG与负性事件数、消极应对维度、艾森克个性问卷中外向-内向因子分呈负相关.结论:系统性硬化病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应激、消极的应对方式和情绪不稳定,存在着体液免疫功能异常.心理社会因素对免疫学有影响,提示心理应激与系统性硬化病发病有密切联系.
推荐文章
应激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
应激
癫痫
神经递质
中枢组胺在心理应激致大鼠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机制
心理应激
哮喘大鼠
中枢组胺
组胺H1受体
心理应激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冠状动脉疾病
应激
心理学
炎症因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心理应激因素在系统性硬化病发病中的作用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应激,心理学 监测,免疫学 硬化病,成人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2-16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95.1
字数 194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6.06.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跃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城站院区老年病科 23 16 1.0 4.0
2 强裕 杭州同济医院外科 4 10 1.0 3.0
3 黄继宗 杭州同济医院外科 2 1 1.0 1.0
4 章巧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城站院区老年病科 1 1 1.0 1.0
5 周飞雪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城站院区老年病科 2 1 1.0 1.0
6 乔晓芝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城站院区老年病科 2 5 1.0 2.0
7 郭国侠 杭州同济医院外科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应激,心理学
监测,免疫学
硬化病,成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