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不同留针时间针刺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索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时效关系.方法:251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恢复期患者,按轻度、中度和重度分3层随机分为留针20、40和 60 min 3组.取肩髃、曲池、外关、合谷、伏兔、足三里、解溪、太冲等穴.进针后提插或捻转行针以使得气,施平补平泻手法,加疏波电刺激,3组留针时间分别为20、40和 60 min,每天针刺1次,10次为1疗程.其中34例患者在针刺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3组患者分别基本痊愈3、4、9例,显著进步15、17、21例,进步24、33、40例,无变化41、26、12例,有效率分别为50.60%、67.50%和85.37%,显效率分别为21.68%、26.25%和36.59%,20 min 组和 40 min 组与 60 min 组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0.05).针刺后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基本都降低,组间差异也均存在显著性统计学意义,以 60 min 组作用最明显.结论:改善血液流变学是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机制之一,且具有一定的时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