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考证了模式标本、查阅了大量腊叶标本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居群生物学调查工作,作者认为膜荚甘草Glycyrrhiza korshinskyi Grig.和无腺毛甘草G.eglandulosa X.Y.Li作为独立的种不能成立,应处理为乌拉甘草G.uralensis Fisch.ex DC.的异名.
推荐文章
基于甘草配伍黄芩同时泡沫分离甘草酸和黄芩苷
泡沫
分离
浸取
甘草酸
黄芩苷
甘草中甘草酸提取方法的比较
甘草酸
超声波
微波
提取
封育年限对甘草群落及甘草产量、质量的影响
甘草
封育
物种多样性
空间格局
产量
质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膜荚甘草和无腺毛甘草(豆科)的名实问题
来源期刊 植物分类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豆科 甘草属 乌拉甘草 膜荚甘草 无腺毛甘草 新异名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4-97
页数 4页 分类号 Q94
字数 36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相云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20 80 3.0 8.0
2 孟雷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7 30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25)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豆科
甘草属
乌拉甘草
膜荚甘草
无腺毛甘草
新异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分类学报
双月刊
1674-4918
11-5779/Q
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中科院植物所内
eng
出版文献量(篇)
153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5928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