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及体针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炎症反应的干预效果.方法:将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醒脑开窍针刺法组(32例),B组为体针组(32例),观察两种针法治疗后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值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后第15 d,血清CRP、IL-6和TNF-a的数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第15 d 时,A组的血清CRP、IL-6和TNF-a水平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对减少急性脑梗塞的炎症反应及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能更好地治疗急性脑梗死.
推荐文章
改良醒脑开窍针刺法早期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急性脑梗死
脑卒中
改良醒脑开窍针刺法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Barthel指数
改良Rankin评分
醒脑开窍针刺与巴曲酶治疗脑梗死疗效及炎症细胞因子检测
脑梗死
针刺
针药并用
C反应蛋白质
肿瘤坏死因子
醒脑开窍
白介素-6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醒脑开窍针刺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影响的临床观察
来源期刊 中医药导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梗死 醒脑开窍针刺法
年,卷(期) 2007,(7) 所属期刊栏目 针灸推拿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64,7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46.1|R255.2
字数 30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951X.2007.07.03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皮敏 38 316 12.0 15.0
2 于海波 38 321 12.0 15.0
3 曹雪梅 28 221 10.0 13.0
4 吴立雄 8 73 6.0 8.0
5 饶晓丹 13 178 10.0 13.0
6 彭君华 8 71 6.0 8.0
7 刘远声 6 70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4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03)
二级引证文献  (123)
199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5(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6(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7(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8(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9(2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梗死
醒脑开窍针刺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药导报
半月刊
1672-951X
43-1446/R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325号湖南省卫生厅
42-144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371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709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