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川西坳陷深层须家河组具有储层预测难、裂缝分布描述难、含气性检测难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揭示该区裂缝介质的含气响应特征,探索裂缝储层预测与描述的有效方法与技术手段,建立了近似地层原位条件的裂缝储层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从而分析地震波的传播特性,以指导该区地震资料的处理和解释.其主要研究思路是:首先,基于Hudson裂缝介质理论,采用复杂裂缝性气藏地质模型建立方法,充分利用该区的实际地震资料、测井资料与岩石物理测试参数等信息,建立与地层原位条件近似的各种含气裂缝介质模型;其次,运用各向异性介质地震波全波场正演数值模拟技术对裂缝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地震波场数据;最后,从地震波的能量、相位、瞬时信息、频谱特征及吸收衰减属性等角度对获得的地震波场记录进行含气性分析,归纳总结裂缝模型的含气响应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当地震波经过含气裂缝介质时,其振幅、相位、频率均具有明显的异常特征,如"亮点"现象、高频衰减等.利用这些异常特征更有利于川西坳陷深层须家河组的储层解释、裂缝分布描述及含气性检测.
推荐文章
川西坳陷须家河组气藏DR技术应用
川西坳陷
须家河气藏
地震资料
含气性检测
DR异常
川西坳陷中深层裂缝的识别与预测
常规测井
地震响应
裂缝
川西坳陷
川西深层须家河组气藏储层预测关键技术
深层须家河组
3D3C
储层预测
裂缝检测
含气性预测
川西坳陷中段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成藏模式探讨
致密砂岩气藏
成藏模式
川西坳陷
须家河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川西坳陷深层须家河组裂缝模型含气响应研究
来源期刊 石油物探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裂缝模型 数值模拟 波场特征 衰减 含气响应 异常特征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方法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4-260,271
页数 8页 分类号 P631.4
字数 53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441.2007.03.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天吉 11 180 8.0 11.0
2 鲁红英 成都理工大学网络学院 28 236 9.0 14.0
3 甘其刚 7 110 6.0 7.0
4 李显贵 5 65 4.0 5.0
5 屈社民 2 1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50)
二级引证文献  (108)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1(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2(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3(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7(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裂缝模型
数值模拟
波场特征
衰减
含气响应
异常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物探
双月刊
1000-1441
32-1284/TE
大16开
南京市江宁区上高路219号
196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1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13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