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引言 心理理论最早源于Premack和Woodruff对黑猩猩是否具有一种心理理论的研究,之后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儿童的心理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以至于对它的研究已成为继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和元认知发展的研究之后,又一个探讨儿童心理表征和心理认知的新范式。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意图、感觉等)的认知,并由此对相应的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目前对于心理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对他人和自己的信念以及信念与行为之间关系的认知。因此,实验研究范式大多是错误信念任务(意外地点任务、意外内容任务、外表事实区分等),也通常把儿童达到能够正确理解他人会拥有错误信念的年龄认为是儿童获得心理理论能力的年龄。大部分研究认为儿童在4岁左右获得了心理理论能力。
推荐文章
人本心理对家庭教育的启示探析
人本心理
家庭教育
启示
家庭教养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心理学
心理健康
调查研究
留守儿童
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
农村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影响儿童心理理论的家庭因素及其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来源期刊 中国家庭教育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儿童心理理论 家庭教育 家庭因素 错误信念任务 元认知发展 实证研究 儿童认知 心理认知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2
页数 4页 分类号 G78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芳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65 266 10.0 14.0
2 王晓芹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8 45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儿童心理理论
家庭教育
家庭因素
错误信念任务
元认知发展
实证研究
儿童认知
心理认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家校合作教育
季刊
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东北师大田家炳书
出版文献量(篇)
142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