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地壳缩短增厚是青藏高原隆升的主要原因,青藏高原隆升对环境变迁和东亚季风具有重要影响,但对青藏高原隆升时代存在不同认识.通过统计分析青藏高原中段新生代不同时期的地层倾角,表明区域褶皱变形主要发生于古近纪,中新世湖相沉积地层产状平缓,挤压构造变形微弱,说明地壳缩短增厚主要发生于中新世前.湖相沉积地层的孢粉分析结果表明,青藏地区热带亚热带阔叶林植被自始新世中期开始逐步减少,至中新世早期濒临消亡;暗针叶林植被自渐新世早中期开始逐步增加,至中新世早中期达到繁盛程度甚至居主导地位.根据这些地质证据,结合全球气候变化、古气温及年代学资料,综合推断青藏高原渐新世晚期隆升高度达到海拔4000m左右.
推荐文章
青藏高原隆升的地质灾害效应
青藏高原
隆升
构造运动
地质灾害
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效应
青藏高原
大陆岩石圈
碰撞与隆升过程
气候环境变化
现代表生过程
青藏高原隆升研究新进展综述
青藏高原
隆升机制
隆升历史
大陆动力学
青藏高原渐新世构造岩相古地理
岩相古地理
渐新世
构造隆升
青藏高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青藏高原渐新世晚期隆升的地质证据
来源期刊 地质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中新世早期湖相沉积 孢粉组合 古植被 青藏高原隆升
年,卷(期) 2007,(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7-587
页数 11页 分类号 P9
字数 74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001-5717.2007.05.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叶培盛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90 1362 22.0 31.0
2 吴珍汉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147 2812 30.0 44.0
3 胡道功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149 2464 27.0 39.0
4 周春景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36 779 16.0 27.0
5 吴中海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152 2448 27.0 4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8)
共引文献  (457)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0)
同被引文献  (524)
二级引证文献  (579)
194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7(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8(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6)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9(38)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0(49)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41)
2011(5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2)
2012(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3(5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9)
2014(5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15(5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8)
2016(6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9)
2017(69)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62)
2018(65)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57)
2019(93)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86)
2020(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新世早期湖相沉积
孢粉组合
古植被
青藏高原隆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学报
月刊
0001-5717
11-1951/P
大16开
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2-113
192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6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89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