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催化剂和少量助溶剂的作用下,以端羟基硅油(HPMS)/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G)为软段,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硬段单体,以三羟甲基丙烷TMP为交联剂、N-甲基二乙醇胺(MDEA)为扩链剂合成了一系列自乳化双软段HPMS/PU微乳液.分析了HPMS用量对HPMS/PU微乳液粒径及微观形态的影响;研究了HPMS/PU中HPMS含量、MDEA用量、TMP用量、预聚体分子量对其流变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HPMS的加入使乳液粒径增加,HPMS/PU乳液为非牛顿流体,且具有一定的假塑性和触变性,表观粘度随切变速率的变化规律呈现一定的切力变稀特征,流动指数范围为0.885~0.531之间;其零剪切粘度值为13.59~25.08 mPa·s,随HPMS用量、MDEA用量、预聚体相对分子质量、TMP用量而异.
推荐文章
氨基硅油微乳液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和性能
水性聚氨酯
氨基硅油微乳液
改性
羟基硅油乳液的合成
羟基硅油乳液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
乳液聚合
阳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合成与性能
水性聚氨酯
阳离子
合成
性能
磺酸型自乳化端羟基有机硅/聚氨酯微乳液
有机硅
封端剂
自乳化法
聚氨酯微乳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阳离子型自乳化端羟基硅油/聚氨酯微乳液的形态及流变性能
来源期刊 高分子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聚氨酯 端羟基硅油 流变性 微观形态 微乳液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1-326
页数 6页 分类号 O63
字数 43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3304.2007.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一丁 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243 2416 23.0 33.0
2 费贵强 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135 924 16.0 21.0
3 王海花 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124 742 14.0 18.0
4 樊小景 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4 4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228)
二级引证文献  (48)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氨酯
端羟基硅油
流变性
微观形态
微乳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分子学报
月刊
1000-3304
11-1857/O6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北一街2号(北京2709信箱)
2-498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55
总下载数(次)
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