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过程中ER和PR蛋白表达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ER和PR蛋白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组(30例),卵巢子宫内膜腺上皮不典型增生组(15例)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30例)的表达.结果:癌变组ER、PR的表达显著低于不典型增生组(P<0.05)及内异症组(P<0.01),不典型增生组与内异症组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内异区的ER、PR表达无统计学差异;癌变组的癌变区、移行区的ER、PR表达明显低于内异区(P<0.01),而癌变组的癌变区和移行区两者表达无差别.癌变组的癌变区、移行区的ER、PR蛋白表达有相关性(P<0.05).结论:ER、PR表达缺失可能参与了内异症的恶变过程,内异症癌变失去了对性激素的依赖性.
推荐文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膜组织中ER、PR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
雌激素受体(ER)
孕激素受体(PR)
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研究近况
子宫内膜异位症
恶变
卵巢肿瘤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恶变
子宫内膜异位症
恶变
基因异常
病因学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中SPOCK2基因表现失活作用分析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
SPOCK2基因
失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过程中ER、PR蛋白表达的作用
来源期刊 现代妇产科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 受体,雌激素 受体,孕酮 恶变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4-26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11.71
字数 26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7379.2007.04.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晓端 75 439 10.0 17.0
2 钱建华 47 157 6.0 10.0
3 吕卫国 139 1278 17.0 30.0
4 谢幸 199 1588 20.0 32.0
5 周彩云 62 407 11.0 17.0
6 邓顺生 5 20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
受体,雌激素
受体,孕酮
恶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妇产科进展
月刊
1004-7379
37-1211/R
大16开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西路107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内
24-104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1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405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