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烧伤后鼻部畸形的修复方法.方法 选择烧伤后鼻部有多个亚单位存在瘢痕挛缩或缺损的患者,其额部皮肤正常或留有浅表瘢痕.依照鼻部美学亚单位分布或整个鼻部单元,切除鼻部挛缩的瘢痕及部分正常皮肤,以使创面规则完整、移位的鼻翼及外翻的鼻黏膜复位.松解、切除鼻翼软骨与鼻侧软骨之间的瘢痕,以显现鼻翼沟.而鼻尖亚单位区的瘢痕则给予部分保留.若有衬里缺损,可翻转瘢痕瓣或周围正常皮肤制作衬里.以一侧滑车上动脉在眶上的皮支为蒂,形成额部正中或旁正中三叶状皮瓣.分离时,皮瓣大部在额肌表面掀起,近蒂部时达额肌下,呈阶梯状.皮瓣分离后,带蒂转移修复鼻部创面,供区移植皮片.3周后断蒂、修整.结果 本组12例,术中均发现滑车上动脉在眶上1.5~2.0 cm水平出现皮支走行于皮下.术后皮瓣均成活,随访3~12个月,鼻外形逼真,皮瓣色泽与周围皮肤相近,瘢痕不明显,通气良好.其中5例额部供区移植皮片后皮片色素沉着显著,3个月后行扩张皮瓣修复.结论 以滑车上动脉眶上皮支为蒂的额部阶梯状皮瓣是修复烧伤后鼻畸形的一个良好选择.
推荐文章
额皮瓣修复鼻部缺损
鼻肿瘤
外科,手术
外科皮瓣
缝洞型油藏阶梯状产水规律的机理模式
阶梯状
含水率
裂缝
溶洞型
油藏
模式
阶梯状黄土路堑高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黄土高边坡
层状
稳定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运用额部阶梯状皮瓣修复烧伤后鼻部畸形
来源期刊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额部皮瓣 烧伤后 鼻畸形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14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6
字数 19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90.2007.03.00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32)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额部皮瓣
烧伤后
鼻畸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双月刊
1671-0290
11-4657/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东河沿街69号
82-800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08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168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