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毫无疑问,商品消费在人类福利的实现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商品并不总对我们的福利有贡献,其甚至会使我们的福利受损。因此,随之产生的问题便是:“商品是如何及在什么条件下对我们的福利有贡献?”本文即试图从哲学视角回答这两个问题且形成一些政策建议。福利通常被定义为一个人的利益所在。然而,对什么是一个人的利益所在却有着不同的解释。根据福利的偏好满足观,我们想要的便是对我们有益的;实体价值观意味着一些客观、可确定的价值是对每一个人都有益的;享乐主义则认为愉快是唯一的实体价值。我认为,要为福利做出任何可信的阐释,个人偏好必须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只有在我们的终极偏好得以实现时,它才会对福利作出贡献。工具性偏好也许是错误的,它或许会导致人们终极目标的落空。基于对福利的讨论,本文考察了商品和福利之间的联系。我们不太可能对商品有终极性偏好,因此,我们或不会因自己的选择而降低了自身的福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观察到因商品消费而致使福利损失的现象,例如,食用变质食品而得病。可见,我们尤为关心的是一件商品所提供的特质而非直接的商品的本身。当然,即使一件商品包含了被冀望得到的特质,对该商品的消费也不总会提高福利,原因在于我们有可能缺乏使用这些对我们有益的属性的能力。一言以蔽之,我们通过消费而旨在实现的实际上是那些有价值的机能(functionings)。我们的生活恰恰由这些“存在(beings)”和“活动(doings)”组成,其质量也就可以通过机能的质量来判断。机能是我们终极偏好的目标,而商品只是实现终极偏好的工具。这里关于商品对人类福利贡献的解释可成功地用以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目标�
推荐文章
关于对商品砼养护的看法
商品混凝土
养护
二次抹压
湿养护
基于福利理论的失地农民福利变化研究
模糊评价
失地农民
可行能力理论
福利水平
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影响的贡献分析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地表径流
贡献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关于商品对人类福利贡献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大管理研究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商品 福利 机能 哲学 个人偏好 属性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136
页数 40页 分类号 F014.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克里斯蒂娜·格兰多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商品
福利
机能
哲学
个人偏好
属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管理学季刊
季刊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8号中雅大厦A座11层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16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0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