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气体吸收过程,以分子热力学为基础,结合普遍化的化学势推动力通量方程,导出了传质存在时两相界面处的浓度关系,并针对不同情况进行了求解.提出了一个反映液相侧动力学状况的无因次数群Biot数Yo,Yo数越大界面处两相越偏离平衡.界面浓度是与Yo和液相主体浓度密切相关的.对于气相阻力可以忽略的吸收过程,两相传质速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液相的溶质界面浓度和液膜厚度.采用激光显微全息干涉技术对甲醇,乙醇,正丙醇静止吸收CO2时的界面浓度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了本研究模型的正确性.
推荐文章
双面膜反转强化吸收过程传热传质
双面膜反转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
降膜
吸收
交叉双尺度波纹板
吸收过程Rayleigh对流非稳态数值模拟
Rayleigh对流
吸收
纹影仪
有限元
数值模拟
气液界面传质机理
界面
非平衡
激光全息
干涉技术
气液传质
界面浓度
模拟分析绒毛运动对传质和吸收过程的强化
吸收
传质
数学模拟
计算流体力学
小肠
绒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吸收过程的界面非平衡传质机理
来源期刊 化学工业与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吸收 界面浓度 气液传质 非平衡 全息干涉技术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3-206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021.4
字数 27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9533.2007.03.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余国琮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81 984 19.0 26.0
2 朱春英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37 296 10.0 15.0
3 马友光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54 509 13.0 20.0
4 高习群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11 67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5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吸收
界面浓度
气液传质
非平衡
全息干涉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工业与工程
双月刊
1004-9533
12-1102/TQ
16开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18-156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8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8479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