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在体实时观察创伤失血性休克复苏后微循环多形核白细胞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内皮的附壁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并测定多形核白细胞黏附因子CD11b的表达。方法 实验动物为发情前期的雌性和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分为雄性、雌性和对照3组,每组10只,其中对照组雌雄各5只。麻醉后通过放血的方法将平均动脉压降至(35±5)mmHg。并维持60min,然后在60min内用4倍于最大失血量的乳酸林格氏液进行复苏。对照组不进行休克及液体复苏。复苏后2h和6h在腹部正中作4cm切口,取出回盲部附近的肠系膜。显微镜下观察多形核白细胞在肠系膜毛细血管后小静脉内的附壁情况并录像。通过股动脉抽取外周血分离多形核白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黏附分子CD11b的表达。复苏后6h将动物处死,测定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 ①活体微循环观测:复苏后2h,雄性组大鼠毛细血管后小静脉内多形核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形成附壁。复苏后6h,雄性组毛细血管后小静脉内血流出现时快时慢甚至逆流的现象,说明雄性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后微循环出现紊乱。②多形核白细胞附壁的分析:复苏后2h,雌性组(1.8±0.3)和对照组(0.4±0.2)的多形核白细胞附壁数明显低于雄性组(4.2±0.9,P〈0.05)。但6h后各组之间无明显变化。③多形核白细胞黏附分子CD11b表达的测定:复苏后2h和6h.多形核白细胞黏附分子CD11b的表达雄性组明显高于雌性组和对照组(P〈0.01),而雌性组和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④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休克复苏后6h,雄性及雌性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都与各自的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升高(P〈0.05),但雌性组升高明显低于雄性组(P〈0.05)。结论 创伤失血性休克后雌性大鼠多形核白细胞黏附分子CD11b的表达和多形核白细�
推荐文章
性别对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后循环血多形核白细胞反应的影响
休克,创伤性
性别
多形核白细胞
细胞凋亡
创伤失血后微循环多形核白细胞在毛细血管内皮附壁状态的性别差异
创伤和损伤
休克,出血性
微循环
中性白细胞
性别对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后循环血多形核白细胞反应的影响
休克,创伤性
性别
多形核白细胞
细胞凋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创伤失血后微循环多形核白细胞行为的性别差异
来源期刊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创伤 失血性休克 性别 微循环 多形核白细胞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48-1652
页数 5页 分类号 R6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田万管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 6 42 4.0 6.0
2 沈洪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 58 431 13.0 18.0
3 李冰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 53 365 9.0 18.0
4 朱志宏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 8 47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创伤
失血性休克
性别
微循环
多形核白细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双月刊
1810-1283
北京学院路38号北大医学部349信箱
出版文献量(篇)
876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