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进行,多数老油田进入开发后期,增油潜力日渐降低.一些如低渗、潜山等难动用储量油藏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河口地区碳酸盐岩裂缝性油藏储量丰富,更需对该类油藏的开发工艺进行研究与应用.在借鉴国内外同类型油藏开发的基础上,与相关科研院所合作,对富台油田、渤深6块等深层潜山油藏区块的储层发育特征、开采特征进行了研究,着重对开发潜山油藏的主导工艺技术--酸压技术进行了探索,初步形成了适用于河口地区碳酸盐岩裂缝性油藏的酸压工艺,并进行了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潜山油藏酸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场的试验证明,对该类油藏实施多级交替注入复合酸压工艺是成功的,适合河口地区深层潜山油藏的地层特点,该技术满足了高温、深层潜山油藏酸压的要求.
推荐文章
杨税务深潜山AT3井复合酸压改造工艺技术
潜山油气藏
多级注入
暂堵转向
复合酸压
体积改造
河口采油厂分压注水技术研究与应用
河口采油厂
注水泵
分压注水
合站改造
优化
河口潜山油藏完井工艺技术
潜山油藏
油层保护
酸压
完井
江苏油田砂岩酸压增注技术研究与应用
酸压
增注
增产措施
江苏油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河口潜山油藏复合酸压技术研究与应用
来源期刊 断块油气田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潜山 碳酸盐岩 酸压 多级交替 高温 深层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钻采工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73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3
字数 31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8907.2007.02.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毛源 9 47 5.0 6.0
2 黄高健 1 5 1.0 1.0
3 阚淑华 4 28 3.0 4.0
4 唐存知 6 41 4.0 6.0
5 任家敏 5 28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24)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潜山
碳酸盐岩
酸压
多级交替
高温
深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断块油气田
双月刊
1005-8907
41-1219/TE
大16开
河南省濮阳市中原路157号
36-351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0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99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