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纺织器材       
摘要:
为了降低清梳联工序中所产生的棉结和短绒,结合进口代表21世纪初国际先进水平的立达C51型清梳联的使用经验,从"抓棉→开棉→混棉→清棉→梳棉"各工序进行分析,指出:①打手速度应根据原料进行优选,过大易产生棉结、短绒且损伤纤维;②调整好隔距也是影响棉结、短绒的重要因素;③清棉工艺应以轻打、少伤纤维为原则;④优选梳理器材并进行合理配套,调整各部件参数是清梳联减少棉结、短绒的保证.总之,清梳联工艺应贯彻"连续均匀喂给,薄喂柔和开松,落杂大少伤纤维、梳理转移适度,结杂短绒兼顾,气流参数保证"的要求,另外各工程技术人员,应采用新技术、新器材、加强日常管理,贯彻以"原料为前提、设备为基础,工艺为核心,器材为关键,操作为后盾"的生产,全面提升纱线的质量.
推荐文章
清梳联流程降低棉结短绒的实践
清梳联
生条
原料性能
隔距
短绒
棉结
梳理器材
打手转速
清梳联降低棉结减少纤维损伤的措施
棉结
纤维损伤
清梳联
技术措施
清梳联对纺纱短绒率、棉结纱疵等的影响分析
清梳联
梳棉机
梳棉
短绒率
棉结
盖板花率
梳棉生产中棉结与短绒的控制
梳理
纤维
棉结
短绒
刺辊
锡林
固定盖板
分离度
伸直度
取向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清梳联降低棉结、减少短绒的生产实践
来源期刊 纺织器材 学科
关键词 清梳联 工艺流程 棉结 短绒 纺纱工艺 优化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生产实践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9
页数 5页 分类号 TS103.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9634.2007.03.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焦记 1 10 1.0 1.0
2 陈立安 1 1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8)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清梳联
工艺流程
棉结
短绒
纺纱工艺
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纺织器材
双月刊
1001-9634
61-1131/TS
大16开
197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0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649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