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人,关键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关键在党的各级组织。反思我国既往不和谐现象产生的原因,除诸如历史惯性、社会转型、利益调整、外部环境压力等客观因素外,更主要的是一些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等领导主体作为不够、不作为或乱作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明确的责任规范、严格科学的领导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度。因此,要构建和谐社会,化解客观因素的影响、加强文化建设、提高领导主体的能力素质等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明确领导主体的责任向度,使各级领导主体切实承载起历史的重任。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精神,领导主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责任,主要是“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
推荐文章
电视民生新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电视民生新闻
和谐社会
积极作用
论电视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电视传媒
和谐社会
社会功能
公共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分析
公共图书馆
构建
和谐社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领导主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责任向度
来源期刊 领导理论与实践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责任追究制度 构建和谐社会 领导主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向度 领导干部 历史惯性 客观因素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1
页数 2页 分类号 D262.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博平 9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责任追究制度
构建和谐社会
领导主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向度
领导干部
历史惯性
客观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苏州党校
季刊
苏州市鹤阜山路16号
出版文献量(篇)
1349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