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将VEGF制备为纳米粒,以提高VEGF在体内的稳定性,解决VECF半衰期短等问题,并对所制备的VEGF纳米粒进行药剂学性质研究.方法:以无毒、可生物降解的聚氰基丙烯酸酯为材料,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VEGF纳米粒,对其外观形态、粒径分布、包封率和载药量以及体外释放进行考察.结果:制备了纳米粒胶体溶液及其冻干品:电子透射显微镜下观察纳米粒形态,外形为粒径比较均匀的球状或近球状的纳米粒,平均粒径为90 nm,粒径范围为50~150 nm;包封率大于85%,载药量约为42%,冻干品的再分散性良好.结论:本研究制备的VEGF纳米粒,包封率和载药量相对较高,质量稳定,重现性好.
推荐文章
药剂学新技术及其在改善药物功效中的作用
药剂学
技术
药物功效
作用
多功能药剂学纳米载体的研究进展
药剂学
纳米载体
长循环纳米载体
刺激响应纳米载体
穿透性纳米载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VEGF纳米粒的制备及药剂学性质研究
来源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VEGF 聚氰基丙烯酸酯 纳米粒 血管内皮细胞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博士园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27.2
字数 286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7606.2007.04.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玮 河南大学药学院 71 216 7.0 11.0
2 张丹 河南大学药学院 18 112 5.0 10.0
3 张海峰 河南大学药学院 23 127 6.0 10.0
4 刘慧娜 河南大学药学院 5 10 2.0 3.0
5 陈玉成 1 2 1.0 1.0
6 宁二娟 河南大学药学院 3 17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7)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VEGF
聚氰基丙烯酸酯
纳米粒
血管内皮细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2-7606
41-1361/R
大16开
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85号
36-214
193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8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73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