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差减杂交技术是一种用于寻找基因组之间差异的有效的方法.其通过去除被比较的两组基因组之间的共有序列,富集差异序列的方法来达到寻找差异基因的目的.其操作简便,价格低廉,且避免了已知细菌基因组信息匮乏对其应用的限制,从而在细菌学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鉴定可能与毒力有关的致病基因岛/遗传岛、查找细菌的致弱机理、鉴定可移动的遗传成分、寻找毒力基因、寻找与导致宿主差异有关的基因、检测基因表达上的变化等多个方面.从而为病原的鉴定,疾病的诊断,预防,细菌的致病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推荐文章
抑制差减杂交法(SSH)及其在植物中的应用
SSH技术
基因分离
差异表达
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SSH)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基因克隆
抑制性差减杂交
应用
抑制差减杂交技术在大豆研究中的应用
抑制差减杂交
差异表达
大豆
生物芯片技术及其在细菌学研究中的应用
生物芯片
微陈列
细菌检测
细菌基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差减杂交技术在细菌学研究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差减杂交 应用 细菌学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68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7
字数 50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5673.2007.02.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田云 15 81 6.0 8.0
2 蔡冬 2 1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差减杂交
应用
细菌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双月刊
1005-5673
62-1120/R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盐场路888号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20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85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