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恩施是巴文化的发祥地,巴楚文化、巴渝文化在这里交融,使这里成为一块文化的沃土。居住在这里的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在长期劳动、生息繁衍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特别是"傩文化"以其独特的风姿,犹如一朵绚丽的奇葩绽放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恩施市三岔乡的《还坛神》、红土乡石窑的傩戏,是最受山民喜欢的一种民间祭祀活动,好似镶嵌在鄂西南山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吸引着人们的视线。距城东约15公里,2003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恩施三岔乡,那里的《还坛神》,至今保留着完整的二十五堂法事,不仅在湖北绝无仅有,在全国也极为罕见。三岔乡的《还坛神》,是全市乃至鄂西南山区中艺术层次较高、规模较大、流传地域较广的傩祭活动。
推荐文章
梅山傩戏主题探析
梅山傩戏
核心价值
家国同兴
繁衍生息
湘中梅山傩戏口述档案资源建设探究
梅山傩戏
口述档案
资源建设
川北戏剧的活化石 ——南部傩戏
南部傩戏
杜家班傩戏
双峰傩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民间祭祀 恩施傩戏
来源期刊 湖北画报:湖北旅游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土家族地区 恩施市 民族文化 民间艺术 祭祀活动 法事 巴文化 少数民族 巫文化 巴渝文化
年,卷(期) hbhbhbly_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47
页数 6页 分类号 J82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土家族地区
恩施市
民族文化
民间艺术
祭祀活动
法事
巴文化
少数民族
巫文化
巴渝文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北画报(湖北旅游)
双月刊
1005-5576
42-1043/Z
16开
武汉市东湖路翠柳街1号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67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