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双洞背斜古油藏、刘其营潜山油气藏、苏桥潜山油气藏均为古生古储或自生自储的油气藏(古油藏).双洞古油藏位于燕山褶皱带山海关隆起北部,邻近渤海湾盆地,其含油层为中-上元古界铁岭组,而该处根本没有下第三系生油层,说明中-上元古界和古生界是其生烃层.刘其营油气藏位于冀中坳陷,储层为奥陶系,盖层为石炭系-二叠系,其上部新生界主要生油层为沙河街组三段,中间相隔厚度约1 000~3 000 m的沙河街组四段和孔店组隔层.沙河街组三段所生之油气,无法穿过这一隔层及不整合面向下运移到奥陶系储层中,因此刘其营潜山油气藏也不可能是新生古储的.苏桥油气藏是一复式油气藏,上部石炭系-二叠系气藏与下部奥陶系油藏叠合,根据油、气、水性质的对比也可以排除新生古储的成藏模式.渤海湾盆地古生界和中-上元古界具有生烃能力,其中的临清坳陷具备在深部古老地层寻找原生油气藏的条件.
推荐文章
断块运动与潜山油气藏的形成--以渤海湾盆地为例
断块运动
潜山油气藏
聚油模型
渤海湾盆地
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深层古潜山油气成藏模式及其主控因素
渤海湾盆地
冀中坳陷
古近纪
深层古潜山
优质烃源岩
优质储集体
异常高压
成藏期次
成藏模式
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西次洼中生界古潜山油气成藏过程
渤海湾盆地
渤中凹陷西次洼
中生代
古潜山
油气复式成藏
油源对比
浅层油气藏
配置关系
黔中隆起下组合古油藏和残余油气藏
黔中隆起
古油藏
残余油气藏
石油地质特征
油气藏形成
模式
规律
勘探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渤海湾盆地及周边的古生古储油气藏——以双洞背斜古油藏与刘其营、苏桥潜山油气藏为例
来源期刊 海相油气地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古潜山油气藏 古生古储油气藏 成藏模式 冀中坳陷 渤海湾盆地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32
页数 6页 分类号 TE112.33
字数 39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9854.2007.03.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戴福贵 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 3 16 2.0 3.0
2 杨克绳 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 8 88 5.0 8.0
3 党晓春 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 2 3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46)
二级引证文献  (301)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2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0(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1(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2(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3(2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4(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5(2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6(2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7(3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8(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9(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20(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古潜山油气藏
古生古储油气藏
成藏模式
冀中坳陷
渤海湾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相油气地质
季刊
1672-9854
33-1328/P
大16开
杭州市西溪路920号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0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8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