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s)是消化性溃疡(PU)的主要病因.NSAIDs相关PU的发病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在应用NSAIDs时,可选用胃肠毒性较低的非选择性NSAIDs,并与质子泵抑制剂或米索前列醇合用;或单用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高危患者考虑加用质子泵抑制剂),可以降低NSAIDs相关PU的发病率.治疗NSAIDs相关PU最有效的方法是停用NSAIDs,然后应用组胺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以促进溃疡愈合;不能停用NSAIDs的患者,应同时应用质子泵抑制剂,以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和预防并发症发生.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是否增加心、脑血管血栓形成的危险,有待进一步研究.新一代安全性较高的NSAIDs正在研制中.
推荐文章
消化性溃疡发病相关因素及护理研究
消化性溃疡
非甾体抗炎药物
护理
非甾体抗炎药和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影响
消化性溃疡出血
非甾体抗炎药
幽门螺杆菌
危险因素
消化性溃疡的护理新观念
消化性溃疡
护理
新观念
儿童消化性溃疡72例临床分析
儿童
消化性溃疡
胃镜
幽门螺杆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相关消化性溃疡的预防和治疗
来源期刊 国际内科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非类固醇类抗炎药 预防 治疗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1-325,370
页数 6页 分类号 R573.1
字数 590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袁宇红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 17 94 6.0 9.0
2 詹俊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 53 281 8.0 14.0
3 劳国娟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 17 142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消化性溃疡
非类固醇类抗炎药
预防
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内科学杂志
月刊
1004-2369
44-1633/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
46-35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3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03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