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黑龙江气象       
摘要:
利用黑龙江省7个酸雨观测站酸雨观测资料(4个站时间序列1991~2006年,3个站时间序列2005~2006年),分析了黑龙江省2006年秋季酸雨发生频率、强度和降水电导率,并讨论了酸雨成因及其影响.黑龙江省2006年秋季酸雨发生频率以龙风山最高,加格达齐和虎林次之,哈尔滨、佳木斯、嫩江和漠河最低;秋季酸雨强度以龙凤山最强,其次是虎林和漠河,哈尔滨、佳木斯、嫩江和加格达齐较低.黑龙江省2006年秋季酸雨发生频率哈尔滨和龙凤山高于历史同期,佳木斯和嫩江低于历史同期.总体上大气环境较好,污染程度略轻.
推荐文章
黑龙江省2012年冬季降水异常成因分析
大尺度环流
水汽输送
冷空气
极涡
1961~2006年黑龙江省暴雪气候特征
暴雪
时空分布
气候特征
黑龙江省2006年冬季异常偏暖气候分析
暖冬
成因
影响因子
环流
黑龙江省秋季初霜冻的气侯分析
秋季初霜冻
分布
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黑龙江省2006年秋季酸雨成因及影响分析
来源期刊 黑龙江气象 学科
关键词 酸雨 成因 影响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气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18,31
页数 3页 分类号 P42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52X.2007.04.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永刚 60 749 17.0 24.0
2 张剑侠 17 104 5.0 9.0
3 刘丹 177 635 13.0 19.0
4 那济海 9 168 6.0 9.0
5 温秀卿 13 136 6.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4)
二级引证文献  (24)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酸雨
成因
影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黑龙江气象
季刊
1002-252X
23-1019/P
16开
198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68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