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渤海湾油区已发现第三系、中生界、古生界和元古界多个石油系统.其中,第三系石油系统是近50多年来勘探开发的重点,已形成了辽河、大港(含冀东)、胜利、冀中、中原和海域6个亚油区.根据勘探起始点、油气发现点、储量六成点和产量高峰点四者相互时间间隔的不同,可将上述亚油区分为"快热"、"中热"和"慢热"3种类型;它们的储量、产量高峰相互错列叠置,使全油区储量、产量年增长曲线呈现"多峰"的特点.目前,全油区尚处在"勘探中期",有一半以上的资源量有待转化成储量,其中,大港和海域两个亚油区是今后"增储上产"的重点.预测全区石油年产量,在2030年以前保持在6000×104t以上,2031~2050年保持在5000×104t以上是具备资源基础的.前第三系3个石油系统也具有一定的勘探前景.
推荐文章
渤海湾盆地石油地质储量和产量增长趋势的预测
多旋回
哈伯特模型
储量
产量
渤海湾盆地
渤海湾石油平台污损生物特点及其防除措施
污损生物
石油平台
渤海湾
防除措施
渤海湾港口群的协同发展研究
渤海湾
港口群
协同发展
中国松辽—渤海湾盆地油气勘探老区资源潜力分析
松辽盆地
渤海湾盆地
油气资源
资源潜力
中生代—新生代
古生代
油气田
勘探方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渤海湾油区石油储量、产量增长的特点与潜力
来源期刊 石油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油区 亚油区 储量 产量 潜力 渤海湾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20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16
字数 48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2697.2007.04.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查全衡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咨询中心 16 106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40)
二级引证文献  (9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4(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油区
亚油区
储量
产量
潜力
渤海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学报
月刊
0253-2697
11-2128/TE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街6号
2-114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35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1025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