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渤海辽东湾某区域油井采用常规酸液体系进行酸化处理效果不佳的现状,开展了多氢酸氢离子浓度测定以及多氢酸体系的溶蚀率、润湿性、流动效果等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多氢酸原液的氢离子浓度较高,可以保证酸液体系中具有充足的氢离子与氟盐反应生成氢氟酸;多氢酸体系对石英的溶蚀率大大高于土酸和氟硼酸体系,而且对粘土矿物具有抑制反应速度的作用;多氢酸体系可以保持地层的水湿性质,不会对储层的油气渗流产生不利影响;多氢酸体系对砂岩储层的酸化效果要好于土酸和氟硼酸等常规酸液体系,应用多氢酸体系进行酸化处理后的岩心渗透率比可达3.0.采用本次试验研制的新型多氢酸体系对渤海辽东湾3口油井进行酸化处理,单井增油效果明显.
推荐文章
多氢酸酸液体系酸度特性实验分析
砂岩
特征
氢氟酸
盐酸
酸化
pH值
实验
多氢酸酸化技术降压增注节能实践
多氢酸
酸化
降压
增注
系统效率
多氢酸酸化技术及其应用
多氢酸
土酸
酸化
二次沉淀
现场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氢酸体系酸化效果的室内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海上油气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多氢酸体系 酸化效果 室内试验 氢离子浓度 溶蚀率 润湿性 流动效果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钻采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55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3
字数 25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1506.2007.01.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立强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109 784 16.0 22.0
2 刘平礼 104 667 16.0 22.0
3 曾晓慧 20 471 13.0 20.0
4 陈冀嵋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32 174 8.0 12.0
5 郭文英 5 88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25)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氢酸体系
酸化效果
室内试验
氢离子浓度
溶蚀率
润湿性
流动效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海上油气
双月刊
1673-1506
11-5339/TE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南街6号院2号楼1203室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1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97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