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研究美国新泽西州铬渣区时发现:含铬物质下面所含0.5、4英尺厚的腐烂植物层(当地称为“meadowmat”——“草垫”)起着阻挡Cr^6+迁移的天然屏障作用。紧靠草垫下的砂层中地下水含铬低甚至检不出。由于细菌和有机物的共同作用,草垫处于高还原条件。由于草垫这种将Cr^6+还原为Cr^3+的能力,从生物活性上以实验室规模的柱式试验,研究了将铬渣区Cr^6+原地还原为Cr^3+的可行性。典型铬渣有着高pH(超过12),总铬浓度高达70000mg/kg。实验结果证实,加入无机酸(将pH降到7.0~9.5间)和富含细菌的有机物(新鲜粪肥),可使Cr^6+原地还原为低毒性、难迁移的Cr^3+。经8个月后,孔隙水中Cr^6+由800mg/L下降至0.05mg/L。此值低于美国环保局饮水中铬规定的最大值(MCL)0.1mg/L。柱试11个月后,固相中Cr^6+浓度由约2000mg/kg降至小于10mg/kg,而总铬浓度保持未变。柱试后的固体用毒性浸取步骤(TCLP)浸取,符合小于5mg/L的规定值,而未处理样品的TCLP浸取浓度大于40mg/L。本研究证明了通过调节pH7.0-9.5并与富含细菌的有机物混合,可将Cr^6+污染的土壤原地还原。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富含铬渣的碱性土壤中六价铬原地还原
来源期刊 铬盐工业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还原条件 碱性土壤 铬渣 CR^6+污染 六价铬 CR^3+ 实验室规模 美国环保局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58
页数 10页 分类号 TQ5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还原条件
碱性土壤
铬渣
CR^6+污染
六价铬
CR^3+
实验室规模
美国环保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铬盐工业
半年刊
济南市天桥区桑梓店镇济南化工产业园
出版文献量(篇)
53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