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纳卫星热系统是在复杂空间热环境下实现纳卫星被动热控制任务的基本技术途径,对其进行在轨动态特性分析与建模对纳卫星的热控方法与效果研究及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详尽的机理分析建立了描述纳卫星热系统在轨飞行过程中瞬态温度变化的3维非线性动态特性模型,阐述了与之配套的外热流分析与轨道运动计算方法,并以一太阳同步轨道纳卫星为例,对其飞行过程中的外热流变化、在轨温度变化响应等动态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纳卫星热控制、热管理理论及技术提供了简便的分析计算模型与方法.
推荐文章
环境C卫星热系统设计与在轨验证
遥感航天器
热设计
飞行验证
基于WF-net的卫星在轨测试过程建模
工作流网(WF-net)
卫星
在轨测试
过程建模
纳卫星隔热层厚度与散热面面积优化设计
纳卫星
混沌遗传算法
散热面
隔热层
联合优化
地基多站低轨卫星可见光特性建模与影响因素
低轨卫星
可见光散射
可观测条件
地基多站探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卫星热系统的在轨动态特性分析与建模
来源期刊 空间科学学报 学科 航空航天
关键词 纳卫星 热系统 被动热控制 在轨动态特性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3-238
页数 6页 分类号 V416
字数 32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4-6124.2007.03.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庄达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70 655 17.0 23.0
2 王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150 887 15.0 22.0
3 宁献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16 115 6.0 10.0
4 李运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69 378 10.0 16.0
5 王晓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10 42 4.0 6.0
6 石晓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8 68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46)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卫星
热系统
被动热控制
在轨动态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空间科学学报
双月刊
0254-6124
11-1783/V
大16开
北京8701信箱
2-562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7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9397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