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罗家坝遗址位于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普光乡的中河西岸,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1999年进行了第一次发掘,发现遗址内文化堆积十分丰富,文化层厚度达2.75米,地层分为11层,出土有新石器时代、商周、春秋、战国、汉代的遗迹遗物。遗址保存完整,是一处典型的巴文化遗址,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3月至7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罗家坝遗址进行第二次考古发掘,出土了300余件珍贵、精美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文物,其类型包括:礼器、容器、兵器、工具和装饰品等。这些青铜文物为研究西南地区巴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活、民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和艺术价值。这批器物出土时表面粘附厚厚的泥土,泥土里层是酥松的(绿蓝)色锈或土锈混合层,器物表面纹饰基本被遮盖,严重影响到考古绘图、考古研究和文物本身的保护。为此,国家文物局拔专项研究资金对这批青铜器进行了清洗保护。
推荐文章
出土青铜器的锈蚀因素及其防护研究
青铜器
出土文物
青铜粉状锈
青铜保护
基于视觉传达的青铜器凤纹图像缺陷检测系统
青铜器
凤纹图像
缺陷检测
系统设计
视觉传达
特征描述
古代青铜器保护研究进展
古代青铜器
腐蚀
保护方法
研究进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罗家坝遗址出土青铜器锈蚀研究与清洗保护
来源期刊 成都文物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出土青铜器 罗家坝遗址 清洗 文物考古研究所 春秋战国时期 锈蚀 考古发掘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60
页数 4页 分类号 K878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出土青铜器
罗家坝遗址
清洗
文物考古研究所
春秋战国时期
锈蚀
考古发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成都文物
季刊
成都市一环路西二段31号
出版文献量(篇)
60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