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渗透率在10^-14~10^-13m^2之间的岩层通常被认为是好到极好的储集层(Deming等,1990;Deming和Nunn,1991;Thomas和Clouse,1995)。从图l(a)可以看出,这些渗透率值位于碳酸盐岩和砂岩基质渗透率分布范围的较高部分。粒度和分选是控制基质渗透率的主要因素。在岩性相同的情况下,粒度越大,其渗透率往往越高。同样,分选越好,其渗透率也越高,因为分选较差岩石的粒间孔隙中往往充填有细粒物质。基质渗透率还受控于造山运动之前发生的成岩作用。
推荐文章
库车前陆冲断带高压低渗储层测井评价新方法与应用
前陆盆地
逆冲断层
致密层
测井解释
方法
油气勘探
库车褶皱冲断带断裂、构造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断裂构造
封存箱
圈闭构造
断裂
封存
库车褶皱
冲断带
德惠断陷含气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德惠断陷
储层特征
成岩作用
控制因素
前陆盆地冲断推覆作用与烃源岩演化
前陆盆地
冲断层
推覆体
构造作用
烃源岩
演化
油气聚集
关系
中国
西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冲断作用对储层的破坏和改善
来源期刊 石油地质科技动态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冲断作用 储层 砂岩基质 渗透率 分布范围 碳酸盐岩 成岩作用 造山运动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57
页数 21页 分类号 TE357.2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冲断作用
储层
砂岩基质
渗透率
分布范围
碳酸盐岩
成岩作用
造山运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地质科技动态
双月刊
北京学院路31号
出版文献量(篇)
64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