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西宁地区位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接壤处,是环境和气候变迁的敏感地带.本文对西宁市北川河河谷地区黄土沉积的钻孔剖面进行了孢粉分析,获得了比较丰富的孢粉数据,结果呈现出以松、桦、蒿及藜等木本及草本植物花粉为主的孢粉组合.据各类植物花粉量在该剖面垂向上的明显变化,由下而上可划分为5个孢粉带.研究表明,该剖面的孢粉分析数据及资料不仅记录了75kaB.P以来大量的古地理及古环境的变迁,也揭示了西宁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古植被及古气候的演替及变化,其演变分别经历了5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森林型针叶林,反应了温爽轻湿的气候;第二阶段为针叶林,为温凉轻润的气候;第三阶段为针叶林夹稀树草原,属温和湿润夹温凉轻湿的气候;第四阶段为森林草原,反应了温凉轻爽的气候;第五阶段为针叶林,反应了温和湿润的气候.
推荐文章
第四纪孢粉分析的时间序列与空间模型
抱粉分析
第四纪
时间序列
空间模型
高分辨率
气候-植被模拟
中国第四纪孢粉学研究进展
第四纪
孢粉学
全球变化研究
中国
深圳地区晚第四纪孢粉组合及古环境演变
孢粉
古环境
晚第四纪
深圳地区
宿迁市晚第四纪以来孢粉组合特征及其古植被与古气候意义
宿迁
晚第四纪
孢粉组合
古植被
古气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宁地区第四纪晚期孢粉组合及古环境
来源期刊 高原地震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西宁地区 第四纪晚期 孢粉组合 古环境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构造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6
页数 6页 分类号 X141
字数 495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586X.2007.04.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萍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8 357 10.0 18.0
2 苏旭 5 16 2.0 4.0
3 尹功明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59 760 13.0 2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38)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西宁地区
第四纪晚期
孢粉组合
古环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原地震
季刊
1005-586X
63-1029/P
16开
青海西宁市兴海路1号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3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9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