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靖安长6、安塞长6、老君庙东低区的M油层为例,用储层特性、开发动态与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造成特低渗透油层堵塞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不同的特低渗透储层性质有别,造成储层伤害的因素也各不相同.但应力敏感性、毛细管力的作用是不同油田都必将面临的主要伤害因素,它们是引起特低渗透油田开发主要矛盾的重要原因。为了防止或减少应力敏感引起的伤害,应尽量避免储层压力的明显下降,开发过程中可以考虑采用超前注水、尽量保持注采平衡。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应尽力减少钻井液、完井液等进入储层,同时尽量采用低界面张力的钻井液、完井液等有可能滤入储层的液体,以减小水锁造成的伤害。采用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注入水中可以减小贾敏效应.提高原油采收率。特低渗油层岩心实验测出的水敏性等储层敏感性指标不见得一定比普通储层高,但特低渗储层本身的孔喉小,渗流能力差,经不起伤害。因此,即使测出的敏感性为弱,同样也要引起重视。在这种储层中主要的敏感性伤害是水敏和酸敏。为了减少注入水引起的伤害,应尽量考虑水源与储层的配伍性,严格水质指标。在采用酸化解堵时,要尽可能选择不会引起酸敏的酸液配方。
推荐文章
特低-超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影响因素分析及储层吸水能力评价
储层评价
特低-超低渗透油藏
视吸水指数
储层敏感性
水敏指数
储层水敏性
储层特低渗透成因分析与评价——以安塞油田沿25区块为例
特低渗透成因
成岩作用
储层评价
长6储层
安塞油田
特低渗透储层有利沉积微相带测井精细评价
测井资料
沉积环境
精细评价
沉积能量标准
单渗砂层优势微相带
用核磁共振测井评价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渗透性新方法
核磁共振测井
岩石物理
低渗透率
砂岩储层
孔隙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特低渗透储层主要伤害因素与对策
来源期刊 低渗透油气田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田开发 储层伤害 超前注水 应力敏感性 毛细管力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65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12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廖锐全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65 362 10.0 16.0
2 王晓娥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特低渗透油田开发
储层伤害
超前注水
应力敏感性
毛细管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低渗透油气田
半年刊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版文献量(篇)
146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