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微乳液法制备了Co、Sr复合掺杂β-Ni(OH)2纳米粒子,详细研究了合成工艺条件对化学粒子结构形态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掺杂纳米氢氧化镍电化学活性的作用机理.对样品分别进行了XRD、TEM分析,以及充放电性能和循环伏安特性的测试.结果表明,在 pH=10.5、t=40 ℃,掺杂剂CoSO4、SrCl2 的质量分数为3%、7%时,样品的平均粒径为35 nm左右,且分布较为均匀,无明显团聚现象.该条件下制备的样品以0.1C的倍率放电,在终止电位为1.0 V时,其比容量可达286.2 mAh/g,放电工作电位平稳于1.27V.
推荐文章
纳米β-Ni(OH)2掺杂Al(OH)3和Co(OH)2的电化学性能
纳米β-Ni(OH)2
Al(OH)3
Co(OH)2
掺杂电极
电化学性能
纳米β-Ni(OH)2复合LiOH和Co(OH)2的电化学性能
纳米β-Ni(OH)2
LiOH
Co(OH)2
电化学性能
复合掺杂纳米α-Ni(OH)2的制备与性能
微乳液法
掺杂
纳米α-Ni(OH)2
电化学性能
沉淀转化法制备的纳米Ni(OH)2-C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
混合超级电容器
Ni(OH)2
炭材料
掺杂
纳米复合材料
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o、Sr复合掺杂β-Ni(OH)2纳米粒子的制备及性能
来源期刊 桂林工学院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微乳液法 复合掺杂 纳米β-Ni(OH) 电化学性能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科学与应用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1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TM912.2
字数 42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9057.2007.01.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钟胜奎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0 235 9.0 13.0
3 刘长久 桂林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系 72 708 12.0 23.0
6 姜吉琼 桂林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系 17 65 3.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5)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乳液法
复合掺杂
纳米β-Ni(OH)
电化学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季刊
1674-9057
45-1375/N
16开
广西桂林市建干路12号
48-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0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6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