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国产替罗非班(欣维宁)对兔髂动脉急性损伤后血小板活化及血栓前状态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40只,实验前8~12 h予阿司匹林12 mg/kg、氯吡格雷16 mg/kg灌胃后禁食.分成替罗非班预处理组(灌胃后即予替罗非班微泵维持至实验结束,Pre-T组)、替罗非班处理组(T组)和安慰剂组(C组).动物麻醉后用球囊损伤右髂动脉,经静脉输注替罗非班或安慰剂至实验结束.术前、术后取血送检血小板聚集率,可溶性P选择素、6-酮-前列素F1α等血液指标.术中监测损伤处血压变化,部分行髂动脉造影,并制作病理切片,观察血栓形成情况及性质.结果 共30只兔完成实验,其中Pre-T组11只,T组13只,C组6只.(1)血液指标:①可溶性P选择素:协方差分析表明,Pre-T组(术前58.1±26.2 μg/L,术后53.2±40.2 μg/L)与C组(术前29.7±13.7 μg/L,术后62.7±22.4 μg/L)或与T组(术前24.8±14.3 μg/L,术后53.5±27.7 μg/L)间手术前后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T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6-酮-前列素F1α: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Pre-T组(术前116.2±11.0 ng/L,术后104.8±13.5 ng/L)与C组(术前109.1±14.6 ng/L,术后70.7±20.5 ng/L)或与T组(术前117.0±24.5 ng/L,术后86.0±17.2 ng/L)间手术前后6-酮-前列素F1α水平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T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血小板聚集率:Pre-T组(术前87.0%±11.6%,术后48.4%±7.7%)与C组(术前42.7%±15.3%,术后37.5%±28.8%)手术前后的变化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组与其他两组间未见显著差异.(2)局部血压变化:Pre-T组兔子右髂动脉的收缩压、舒张压无明显变化,而C组、T组则较术前均大幅度下降,但T组两者相等所需的时间有延长趋势.(3) 血管造影及病理学:Pre-T组造影示血管通畅;虽也有血管壁损伤,但管腔内未见血栓形成.而T组、C组术中造影均可见血栓影;受损髂动脉均可见内皮细胞破坏和内弹性膜的撕裂,管腔内均形成巨大的"白色血栓".结论 替罗非班能有效地抑制血小板活化,改善血栓前状态,充分预处理获益更大.
推荐文章
替罗非班致血小板减少症39例危险因素分析
血小板减少症
替罗非班
危险因素
超敏 C反应蛋白
左室射血分数
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后再次应用盐酸替罗非班致极重度血小板减少一例报道
血栓形成
盐酸替罗非班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膜糖蛋白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替罗非班联合PCI对STEMI患者心肌损伤程度、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
心肌损伤
血小板活化
国产盐酸替罗非班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盐酸替罗非班
心绞痛
不稳定型
血小板活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国产替罗非班对兔髂动脉损伤后血小板活化及血栓前状态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小板 血栓形成 替罗非班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欣维宁征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4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
字数 382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8812.2007.01.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惠杰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133 425 10.0 14.0
2 朱建中 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2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8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小板
血栓形成
替罗非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月刊
1004-8812
11-3155/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大红罗厂街1号
82-66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07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70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