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我国早期公共图书馆初创时期未设立具体部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公共图书馆多设置2个或3个部门。上世纪40年代公共图书馆的部门设置趋向成熟,其名称也更为规范。本文在介绍早期公共图书馆部门设置的历史演变过程的同时,还谈到了那一时期公共图书馆所设的若干特有的部门。
推荐文章
关于公共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探讨
公共图书馆
管理
创新
关于公共图书馆讲坛的思考
公共图书馆
讲坛
意义
特点
措施
关于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的探索
公共图书馆
全民阅读
推广
探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关于我国早期公共图书馆的部门设置
来源期刊 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早期 公共图书馆 部门设置 划分方法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61
页数 5页 分类号 G258.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少明 4 9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早期
公共图书馆
部门设置
划分方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季刊
16开
福州市湖东路227号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12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1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