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采用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对产于邹家山火山岩型铀矿床深部的绿泥石进行蚀变特征、化学组成、形成环境研究,并初步探讨该矿床中的绿泥石的形成环境与铀矿化关系.指出绿泥石的形成温度为217.64~295.30 °C.矿脉中与铀矿物共生的绿泥石主要是鲕绿泥石,而围岩中则是蠕绿泥石和铁镁绿泥石.含矿溶液沉淀时是一个还原环境,绿泥石不仅活化了火山岩中的铀,还为铀矿化提供了良好的沉淀环境.
推荐文章
201和361铀矿床中绿泥石的特征及其形成环境研究
绿泥石
形成温度
溶解-沉淀
溶解-迁移-沉淀
201铀矿床
361铀矿床
江西相山南部花岗斑岩中绿泥石特征及其形成环境研究
绿泥石
形成环境
花岗斑岩
相山南部
江西邹家山铀矿床成矿特征及物质来源
成矿特征
热液演化
岩浆体系
邹家山矿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江西邹家山铀矿绿泥石形成温度及其成矿关系
来源期刊 资源调查与环境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绿泥石 形成环境 铀矿化 邹家山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矿产资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297
页数 5页 分类号 P578
字数 21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4814.2007.04.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宝松 7 38 3.0 6.0
2 章卫星 2 28 2.0 2.0
3 冯为华 5 37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3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68)
二级引证文献  (74)
198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7(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绿泥石
形成环境
铀矿化
邹家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东地质
季刊
2096-1871
32-1865/P
16开
南京中山东路534号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9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64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