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某制药厂污水处理站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两株能以青霉素废水中有机物为惟一碳源和能源的高效降解菌k1和k2.通过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初步鉴定2株菌为芽孢菌,其中k2为短小芽孢杆菌(backillus pumilus).2株菌的最适pH值分别为8和7,温度均为35℃,当废水含量50%时,菌株k1和k2对青霉素废水的COD去除率分别为79%和81%.单菌株与混合菌株对废水的降解特性试验表明,前48 h混菌对废水的去除率不及单菌株,而48 h后混合菌株去除率高于单菌株,60 h时达到最高为85%.
推荐文章
UASB反应器处理青霉素废水启动特性的研究
UASB
青霉素废水
启动
厌氧颗粒污泥
高效降解展青霉素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去除机理研究
乳酸菌
展青霉素(PAT)
菌种鉴定
去除率
高效降解青霉素菌的筛选鉴定及降解效果研究
青霉素
高效降解菌株
筛菌
菌种鉴定
电-Fenton法预处理青霉素废水的降解规律研究
电-Fenton
预处理
青霉素钠
降解规律
可生化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用于青霉素废水处理的高效菌株的分离及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环境工程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青霉素废水 高效降解菌 芽孢菌
年,卷(期) 2007,(7) 所属期刊栏目 水污染防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4
页数 4页 分类号 X172
字数 25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9108.2007.07.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纪树兰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73 921 16.0 27.0
2 张国俊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22 273 8.0 16.0
3 韩磊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10 52 5.0 6.0
4 任海燕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14 208 8.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青霉素废水
高效降解菌
芽孢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工程学报
月刊
1673-9108
11-5591/X
大16开
北京市2871信箱
82-448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843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1328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