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建立肾阳虚证大鼠模型.方法 试验组SD大鼠分别每天注射皮质酮0.375、1.5、6mg/kg造模,正常组注射同体积橄榄油,连续36d,于实验0、4、8、12、16、20、24、28、32、36d称体重,第36天氯胺酮麻醉,股动脉采血,分离血清,测血清中皮质醇平均含量;取肾上腺及胸腺,计算脏器指数.无菌取脾脏制备细胞悬液,离心、培养后用台酚兰染色计数活细胞数.结果 高剂量模型组大鼠体重及增重高于对照组(P<0.05);胸腺、肾上腺指数模型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淋巴细胞转化率模型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皮质酮注射法建立的肾阳虚证大鼠模型,效果确实可靠,是构建肾阳虚证模型的理想方法.
推荐文章
菟丝子醇提物对肾阳虚证模型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菟丝子
乙醇提取物
肾阳虚
免疫调节
脾肾阳虚慢性咳嗽大鼠模型的研制
慢性咳嗽
脾肾阳虚
病证结合
动物模型
大鼠
肾阳虚型抑郁症大鼠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抑郁症
肾阳虚
氢化可的松
动物模型
指标检测
LC-MS/MS
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的建立
溃疡性结肠炎
脾肾阳虚
酶联免疫法
大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肾阳虚证大鼠模型的建立
来源期刊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皮质酮 肾虚 肾上腺指数 胸腺指数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243
页数 2页 分类号 Q95-33
字数 11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07.04.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艳 13 51 4.0 6.0
2 周文江 复旦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 36 167 6.0 11.0
6 彭秀华 22 110 5.0 9.0
7 黄建华 85 1235 22.0 32.0
8 杨华 21 117 5.0 10.0
9 姚菊芳 复旦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 5 48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103)
二级引证文献  (89)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1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7(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9(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2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皮质酮
肾虚
肾上腺指数
胸腺指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双月刊
1674-5817
31-1954/Q
16开
上海浦东金科路3577号
4-789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26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727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