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催化柴油氧化与萃取脱硫实验和液液相平衡数学模拟,考察了不同溶剂的脱硫性能.研究表明,1-甲基-2-吡咯烷酮的脱硫能力最强,随着溶剂水含量的提高,其脱硫能力下降的幅度最大;二甲基亚砜的脱硫能力最差,溶剂水含量的影响最小;N,N-二甲基甲酰胺介于中间.二甲基亚砜的柴油收率最高,溶剂水含量对柴油收率的影响最小;N,N-二甲基甲酰胺的柴油收率最低,溶剂水含量的影响最大;1-甲基-2-吡咯烷酮溶剂介于中间.模型预测指出,随着溶剂水含量降低和剂油体积比增大,柴油脱硫率逐渐提高,柴油收率逐渐降低;溶剂水含量超过15%(φ)时,柴油脱硫率和收率均较高;二甲亚砜的脱硫选择性最高,并且随着水量增多而连续提高.
推荐文章
磷钨酸/SBA-15催化氧化-萃取柴油脱硫
SBA-15
载体
磷钨酸
催化剂
催化氧化
萃取
柴油
脱硫
柴油氧化萃取脱硫工艺
柴油
氧化
脱硫
脱硫率
连续式FCC柴油萃取-光催化氧化深度脱硫
连续工艺
萃取
光催化氧化
脱硫
油品脱硫萃取工艺的溶剂性能研究
溶解度参数
硫化物
溶剂萃取
FCC汽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催化柴油氧化萃取脱硫的溶剂性能数学模拟研究
来源期刊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催化柴油 脱硫 氧化 萃取 溶剂 数学模拟
年,卷(期) 2007,(5)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处理与加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5-388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6
字数 41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3426.2007.05.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杰 浙江工业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 65 332 10.0 14.0
2 俞秋芳 浙江工业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 4 9 2.0 2.0
3 徐磊 浙江工业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 3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19)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催化柴油
脱硫
氧化
萃取
溶剂
数学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双月刊
1007-3426
51-1210/TE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华阳天研路218号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4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28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