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000 m以上的沱沱河地区,发育了一套新生代始新世特殊的侵入体.依据岩石组合系列和地球化学特征,将其划分为灰白色闪长玢岩和灰白色石英闪长玢岩两种侵入岩,由13个侵入体组成,出露总面积为26.85 km2.这些岩石具有高铝、高锶而贫重稀土的特征,与区域上其他时代、类型的侵入岩形成显明对比.这套岩石组合的特征与埃达克岩的特征一致,却与典型的埃达克岩形成环境又不同,其为挤压消减环境,值得关注.笔者重点探讨这套新生代埃达克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时代和环境分析,以及对区域地质研究的重大意义.
推荐文章
宜昌地区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硒的富集与地质意义
埃迪卡拉纪
硒的富集
古海洋环境
Mo-U关系
苏拉威西埃达克岩、类埃达克岩分布与特征
苏拉威西(印度尼西亚)
埃达克岩
类埃达克岩
大洋岛弧
陆-陆碰撞或后碰撞
青藏高原沱沱河地区新生代湖相白云岩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青藏高原
有序度
XRD
SEM
白云石
新生代
基于证据权重法的沱沱河地区铅锌银矿成矿预测
三江成矿带
沱沱河
证据权重法
铅锌银
成矿预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沱沱河地区埃达克岩的发现及意义
来源期刊 西北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沱沱河地区 发现 埃达克岩 地质意义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5
页数 6页 分类号 P588.1
字数 46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6248.2007.03.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安守文 7 103 5.0 7.0
2 史连昌 19 134 6.0 11.0
3 祁生胜 14 203 7.0 14.0
4 陈健 7 26 3.0 5.0
5 王文 3 27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7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沱沱河地区
发现
埃达克岩
地质意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北地质
季刊
1009-6248
61-1149/P
16开
西安市友谊东路438号
52-285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3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80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