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电化学及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技术研究了4个中氮茚萘醌(INQ)化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在INQ循环伏安曲线中,可观察到1对强氧化-还原峰.加入CT-DNA后,INQ的氧化-还原峰峰电流随CT-DNA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峰电位发生正移.INQ的UV-Vis吸收光谱中有1个强的吸收峰,加入CT-DNA后,INQ吸收峰的吸光度随CT-DNA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电化学及UV-Vis吸收光谱的结果表明,INQ与CT-DNA的相互作用以嵌入堆积方式为主.化合物与DNA的嵌入结合作用与其共轭体系的大小有关.随着INQ化合物共轭体系的增大,化合物与DNA碱基之间π-π堆积作用增强,INQ与DNA之间的嵌入结合作用也更强.
推荐文章
中氮茚萘醌类化合物与CT-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
中氮茚萘醌化合物
CT-DNA
相互作用
电化学行为
黄酮类化合物与DNA作用的热力学研究
等温滴定微量热法
DNA
黄酮类化合物
苯并菲啶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苯并菲啶衍生物
抗肿瘤
DNA
咪唑
6-位脂肪胺取代的萘酰亚胺衍生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萘酰亚胺
小牛胸腺DNA
光谱
粘度
相互作用
嵌插方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氮茚萘醌类化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
来源期刊 应用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中氮茚萘醌 小牛胸腺DNA 电化学 UV-Vis吸收光谱
年,卷(期) 2007,(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49-1353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14.8
字数 33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518.2007.1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静 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62 155 7.0 10.0
2 陆天虹 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153 1656 20.0 31.0
6 杜江燕 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32 217 8.0 13.0
7 龚美娟 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4 24 2.0 4.0
8 韩涛 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2 13 1.0 2.0
9 王炳祥 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42 174 8.0 10.0
10 葛存旺 南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4 152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氮茚萘醌
小牛胸腺DNA
电化学
UV-Vis吸收光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化学
月刊
1000-0518
22-1128/O6
大16开
长春市人民大街5625号
8-18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41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46901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