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对比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手术后的基本视功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比400眼术前角膜厚度相同、屈光度及矫正视力相同而分别行Epi-LASIK(A组,198眼)和LASIK(B组,202眼)手术患者3个月后的视力、残余屈光度、眩光对比敏感度及泪膜破裂时间.结果 术后第3个月视力情况:A组93.94%≥0.6,89.90%≥0.8,62.12%≥1.0;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比例为45.96%,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比例为42.93%;B组:95.54%≥0.6,94.06%≥0.8,67.82%≥1.0;超过和达到术前矫正视力者比例分别为35.15%和53.96%.残余屈光度:A组(-0.12±0.51)D,B组(-0.06±0.37)D,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比敏感度:B组术后第3个月时较A组下降更明显(P<0.05).泪膜破裂时间:A组为(8.28±7.68)s,B组为(7.38±4.30)s,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43).结论 Epi-LASIK手术容易掌握,术后成像质量更高,是一项非常有前景的手术,其远期的稳定性和疗效需要更长时间的随访观察.
推荐文章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的手术配合
准分子激光
角膜磨镶术
手术配合
近视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的研究现状
准分子激光
角膜上皮瓣
磨镶术
角膜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磨镶术和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对高阶像差的影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
角膜波前像差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感染性角膜炎
感染性角膜炎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磨镶术后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视功能的对比
来源期刊 眼视光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角膜磨镶术,激光原位/方法 屈光手术 视功能 对比研究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6-40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79.63|R776.1
字数 23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4-845X.2007.06.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易虹 成都康桥医院眼科 2 1 1.0 1.0
2 鲁齐 成都康桥医院眼科 6 5 1.0 2.0
3 张鸣 成都康桥医院眼科 2 0 0.0 0.0
4 葛卫周 成都康桥医院眼科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81)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角膜磨镶术,激光原位/方法
屈光手术
视功能
对比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月刊
1674-845X
11-5909/R
大16开
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
32-108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11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539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