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含氟的二胺5,5'-(六氟异丙基)-二-(2-氨基苯酚)及二酐3,3',4,4'-苯四甲酸二酐(BPDA)为单体,首先合成了经酰胺化的主链上带有活性羟基的含氟聚酰亚胺,再通过Mitsunobu反应将活性生色分子分散红-19共价链接到聚酰亚胺的侧链骨架上,合成了非线性光学(NLO)含氟聚酰亚胺.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测得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48 ℃,热重分析(TGA)测得其5%失重的热分解温度为309 ℃,将制得的含氟聚酰亚胺制成反射电光调制器,由二次谐波条件于1 064 nm处测得不同温度下的非线性系数d33为5.209×10-9esu (极化电压3.6 kV,205 ℃)和7.418×10-9esu (极化电压3.8 kV,210 ℃),用衰减全反射法测得其电光系数γ33为2.182 pm/V (3.6 kV,205 ℃)和3.107 pm/V (3.8 kV,210 ℃).
推荐文章
含氟聚酰亚胺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2,2-双[4-(4-硝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六氟丙烷
含氟聚酰亚胺
合成
性能
含氟聚酰亚胺的研究进展
含氟聚酰亚胺
结构
性能
应用
含氟二胺的合成及透明聚酰亚胺薄膜的性能研究
2,2-双4-(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
聚酰亚胺薄膜
透明性
热性能
亚胺化途径对含氟聚酰亚胺薄膜性能的影响
含氟聚酰亚胺
化学亚胺化
热亚胺化
柔性显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含氟聚酰亚胺的合成及电光性能
来源期刊 东南大学学报(英文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电光性能 聚酰亚胺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134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31|TH744
字数 803字 语种 英文
DOI 10.3969/j.issn.1003-7985.2007.01.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邱凤仙 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84 335 8.0 13.0
2 周钰明 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89 1185 20.0 30.0
3 曹庄琪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导波光电子器件实验室 56 224 8.0 11.0
4 刘举正 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8 560 10.0 23.0
5 杨艳芳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导波光电子器件实验室 9 25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线性光学
电光性能
聚酰亚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南大学学报(英文版)
季刊
1003-7985
32-1325/N
大16开
南京四牌楼2号
1984
eng
出版文献量(篇)
200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8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