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串通投标是难以彻除的暗流.客观上,由于串标手段极其隐蔽,加之调查取证困难.准确而及时地认定串标确实较难,但是只要仔细分析、处处留意,所谓“兔子的尾巴长不了”,总能发现一些破绽。从而为最终确认和处理串标行为赢得时间,把可能带来的损失封堵萌芽状态,把业已造成的损失和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如何诊治招标采购中的“疑似串标”
来源期刊 公共支出与采购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招标采购 串通投标 调查取证 经济损失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2
页数 2页 分类号 F812.4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栋天 48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招标采购
串通投标
调查取证
经济损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公共支出与采购
月刊
1671-7937
13-1325/C
石家庄市中华南大街48号
18-63
出版文献量(篇)
3119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