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气象与减灾研究       
摘要:
在中国黄土高原划分了9个震害区,分析研究了中国西北黄土地区地震崩滑的分布与宏观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认为,位于六盘山西侧、会宁以东的第4区地震崩滑最发育;可以产生黄土地震崩滑的最大震中距或区域最大面积都与震级有关:影响黄土地区地震崩滑敏感性的宏观因素包括活动地质构造、地震断层、地层、地形、水文条件、地震强度等.坡度>2°的黄土斜坡就有可能发生地震滑坡,高烈度可以削弱或消除微地形对地震滑坡的影响.与现代地形具有相似性的埋藏地形、高达黏土层或砂层的地下水位、新黄土地层等,可加重地震滑坡的发育;而一定位置的下更新统砾岩层、老黄土等则可起到抗滑作用.中国西北黄土地区产生地震崩落、滑移的最低震级分别为4、5级,或地震烈度5度.在第4震害区,烈度6~7度就可能产生明显的地震崩滑;10度以上可形成较大面积的崩滑群;71/2、8级以上的地震可分别产生滑陷、流滑.多因素组合对滑坡的影响可能不同于单因素,但比单因素更重要.
推荐文章
西北地区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分析
大厚度湿陷性黄土
地基处理
探讨
中国西北黄土地区地震滑坡基本特征
黄土
地震滑坡
滑坡类型
发育特征
西北黄土地区高层建筑地基处理技术研究
西北黄土地区
高层建筑
地基处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西北黄土地区地震崩滑的分布与宏观影响因素
来源期刊 气象与减灾研究 学科
关键词 地震 黄土 崩塌 滑坡 分布 宏观因素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7
页数 7页 分类号 P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9033.2007.01.00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75)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1(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2(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震
黄土
崩塌
滑坡
分布
宏观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气象与减灾研究
季刊
1007-9033
36-1290/P
16开
197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2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73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