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应用LVDV-Ⅲ+型可编程流变仪测定了微米级氧化铁悬浮液凝聚处理后的流变特性,考察因素包括固相浓度与凝聚剂种类.结果表明,凝聚后氧化铁悬浮液在测定范围内表现出宾汉流体的特征.表观粘度随颗粒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的原始颗粒粒度与组成及凝聚剂作用下,体系的屈服应力及稠度系数都随浓度而单调增大,影响屈服应力的不仅是固体浓度,更本质的是聚集体.凝聚剂中反离子价数对悬浮液流变性的影响是双向的,随反离子价数的增大,絮凝作用加强,体系粘度增加,但絮凝导致的聚集体减少则使粘度下降,因此在同样的固相浓度下,高价电解质可获得较好的凝聚效果及较低的体系粘度.
推荐文章
纳米碳酸钙悬浮体流变性能研究
纳米碳酸钙
流变性能
表面状态
晶形
粒径
YAG悬浮体分散特性和流变性能的研究
YAG
聚丙烯酸
Zeta电位
黏度
氧化铁对焦炭溶损反应的影响
氧化铁
焦炭
反应性
吸附
影响机理
水溶性腐植酸对石英砂负载氧化铁吸附苯并三唑的影响
水溶性腐植酸
苯并三唑
石英砂负载氧化铁
吸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电解质对氧化铁悬浮体流变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氧化铁悬浮液 凝聚 流变性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47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028.5
字数 24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0679.2007.04.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永锋 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57 269 11.0 12.0
2 丁仕强 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36 142 6.0 10.0
4 徐继润 大连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38 175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氧化铁悬浮液
凝聚
流变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季刊
2096-3270
32-1873/N
大16开
江苏省苏州市科锐路1号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7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841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