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将枯柳枝、银杏叶、水杉叶、枯竹竿、梧桐叶和枯葡萄藤等6种不同碳/氮(C/N)值含量的植物体浸泡在生活污水中,并测定其对生活污水中氮(N)和磷(P)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除银杏叶外,其余5种植物均有不同的除N能力,其中枯柳枝的除N效果最好,能在40 d内将污水中的总氮(TN)含量从11.09 mg/L降到0.48 mg/L,去除率为95.67%,去除效果最差的水杉叶也可将污水中的TN含量从11.09 mg/L降到1.39 mg/L,去除率为87.47%.所选6种植物均无除P能力,并且在浸泡过程中均有P释放致使污水中P含量升高.
推荐文章
燃烧过程植物体氮含量和氮同位素组成变化
氮同位素组成
植物
燃烧灰烬
气态挥发物
燃烧过程植物体氮含量和氮同位素组成变化
氮同位素组成
植物
燃烧灰烬
气态挥发物
不同水生植物去除水体氮磷的效果
水生植物
去除率
不同水生植物及其组合对污水中氮磷去除效果研究
水生植物组合
污水
氮磷
去除效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碳/氮(C/N)植物体去除废水中氮效果研究
来源期刊 长江科学院院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C/N 除N 植物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68
页数 3页 分类号 X524
字数 29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5485.2007.06.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兆华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35 1361 18.0 32.0
2 张劲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3 114 7.0 10.0
3 陈红兵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48 353 10.0 16.0
4 严圣华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9 87 5.0 9.0
5 黄丽娜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31 2.0 3.0
6 周振兴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8 67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4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C/N
除N
植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江科学院院报
月刊
1001-5485
42-1171/TV
大16开
武汉市汉口赵家条九万方
38-147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50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06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