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试验探讨了微孢子虫的交叉感染性与孢子表面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转主感染桑尺蠖(Hemerophila atrilineata)后孢子形态变为细长,分离纯化感染前和感染后的孢子表面蛋白,通过SDS-PAGE电泳发现形态变异株出现了34 kD和67 kD的差异带,在相同条带17、30、47、77和114 kD表达量存在明显的差异,但33 kD和43 kD条带表达量没有差异.孢子表面蛋白的差异性表达可能与微孢子虫感染适应性有关,而33 kD和43 kD可能是微孢子虫共有的保守蛋白.
推荐文章
温度对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孢子体外发芽的影响
家蚕
微孢子虫
温度
孢子体外发芽
K2CO3-KHCO3法
昆虫微孢子虫对家蚕的感染力及其增殖情况研究
家蚕
昆虫微孢子虫
感染力
增殖
温度对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孢子体外发芽的影响
家蚕
微孢子虫
温度
孢子体外发芽
K2CO3-KHCO3法
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多样性调查分析
家蚕
病原性微孢子虫
感染性
分类地位
多样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交叉感染的孢子形态变化及表面蛋白差异
来源期刊 蚕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家蚕微孢子虫 交叉感染 孢子形态 孢子表面蛋白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1-313
页数 3页 分类号 S884.2+1
字数 26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7-4799.2007.02.0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露芸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5 1.0 2.0
2 涂增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8 83 5.0 8.0
3 万永继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8 196 8.0 13.0
4 刘强波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12 2.0 2.0
5 陈剑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家蚕微孢子虫
交叉感染
孢子形态
孢子表面蛋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蚕业科学
双月刊
0257-4799
32-1115/S
大16开
江苏省镇江市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28-23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81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3392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