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鲁迅《野草》中的"逃亡"主题与其早年的生活经验关系密切。早年创伤性的心理记忆,是鲁迅心理危机和逃亡意识的重要根源。鲁迅在《野草》创作中的"逃亡"主题,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心理学意义,并折射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层的心理焦虑。
推荐文章
野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绿化
野草
生态效益
景观
在教学中让学生“与鲁迅相遇”
中学生
语文
与鲁迅相遇
让野草在城市中生存
野草
生物多样性
城市生态环境
管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鲁迅《野草》中的逃亡主题与行动哲学
来源期刊 励耘文学学刊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野草》 早年经验 创伤记忆 逃亡主题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4-131
页数 18页 分类号 I21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闳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126 62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野草》
早年经验
创伤记忆
逃亡主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励耘文学学刊
半年刊
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2号院1号楼
出版文献量(篇)
68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