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测定了大丰国家级麋鹿保护区圈养区内不同类型植物群落草本层总生物量随月份变化动态,结果表明,植物群落的总生物量从5月份至9月份呈增加趋势,其中狼尾草种群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从5月份的61.15%增加到9月份的85.57%.麋鹿对狼尾草的取食具有季节选择性的特点,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目前栖息地的植物群落组成结构及各种植物的生物量比例随季节的变化.研究还表明,麋鹿喜食和可食植物的种类数随不同月份发生变化,于6~8月间种类数最多.
推荐文章
放牧对卧龙大熊猫栖息地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与竹子生长影响
放牧
大熊猫栖息地
物种多样性
主食竹
秦岭大熊猫栖息地巴山木竹生物量
大熊猫栖息地
巴山木竹
生物量
立地因子
不同麋鹿干扰强度对栖息地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麋鹿
半散养
干扰强度
栖息地
土壤理化性质
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栖息地退化特征
麋鹿
自然保护区
栖息地
退化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麋鹿栖息地草本层植物组成与生物量结构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麋鹿 生物量 狼尾草 食物贡献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生物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Q958.12
字数 40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352X.2007.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薛建辉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141 3240 31.0 51.0
2 吴永波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64 1270 19.0 34.0
3 张国斌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53)
二级引证文献  (73)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麋鹿
生物量
狼尾草
食物贡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2-352X
34-1162/S
大16开
合肥市长江西路130号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81
总下载数(次)
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