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上海医学       
摘要: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乳腺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57例59个乳腺病灶进行实时超声造影,通过目测分析造影增强方式和借助软件分析时间强度曲线参数,比较良、恶性乳腺病灶的增强特征.结果 良、恶性病灶增强程度和均匀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4.026、9.032,P值均<o.05).良、恶性病灶间高灌注部分的峰值强度、达峰时间和曲线尖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曲线下面积、病灶整体的峰值强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以明显增强、不均匀增强、达峰时间<30 s、高灌注部分的峰值强度(PI高)>50作为恶性指标,满足其中满足2项或3项(当明显增强与PI高>50同时出现时必须具备3项)及以上即诊断为恶性病灶,实时超声造影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3.1%、83.3%和88.1%.结论 实时超声造影有助于良、恶性乳腺病灶的鉴别诊断.
推荐文章
超声在触诊阴性乳腺病灶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乳房
乳腺疾病
触诊
诊断
治疗
实时超声造影对肾脏肿瘤诊断价值的应用研究
肾脏肿瘤
超声造影
鉴别诊断
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在乳腺病灶性质评价中的价值
超声检查
乳腺病灶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实时超声造影对乳腺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
来源期刊 上海医学 学科
关键词 实时超声造影 乳腺病灶 鉴别诊断
年,卷(期) 2007,(10)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8-750,前插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9934.2007.10.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燕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 109 1007 15.0 27.0
2 陈亚青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 55 522 13.0 20.0
3 李文英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 9 112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112)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42)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实时超声造影
乳腺病灶
鉴别诊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医学
月刊
0253-9934
31-1366/R
16开
上海市静安区北京西路1623号
1978-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697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8615
论文1v1指导